先进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人物 >> 正文

曹静杰:十年磨剑终成锋

发布时间:2022-10-14

“曹老师,您还在呢?主楼马上要锁门了,您得注意一下时间了”“好的,我们马上就好”,主楼管理员杨师傅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催促了。这是地球科学学院曹静杰老师正在给学生指导论文的情景,而这般通宵达旦,忘我工作,其实是曹静杰在教学科研工作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一幕了。

82年出生的曹静杰是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近期刚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青年地质科技奖是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中国地质界青年最高荣誉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范围为在地质科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工作者,河北省仅有两人获此殊荣。曹静杰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勘探的教学研究工作,在地震勘探信号处理领域的地震数据重建、去噪和反褶积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一次偶然,造就了今日的必然

“我进入这个行业是个偶然,我大学学习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读的是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读研期间,我的导师因为要出国一年,就推荐我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跟着王彦飞老师学习,从那时我才初次接触到了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而我的数学背景恰好帮助了我对于这个专业的学习”,曹静杰微笑着谈起了自己早些年的求学经历,“我发现大学期间最喜欢的数值计算课程可以帮助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极大的激发了我对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所以考博士时我就直接跨专业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博士”。虽然是跨专业求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自2011年来,曹静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河北省“三三三人才”资助项目等十余项省部级项目,并且入选了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高等学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等人才计划。作为一枚“青椒”,在国家级项目立项方面已经创造了校内之最。他经过多年潜心钻研提出的压缩感知采集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煤田勘探、石油勘探与开采等多领域,而且能够大大地节约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成本和时间,该技术已经被实验和实践证明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将为推动绿色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人们常说,每个成为命运之子的人都离不开“偶然”,然而从偶然选择到必然结果却并非“偶然”。若无蚌之日日磨砺, 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亦不能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 曹静杰今日累累硕果的背后是他呕心沥血的投入与付出,和孜孜不倦、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遵循本心,造就了这份不解之缘

作为原地矿部的五所高等院校之一,经历了宣化地质学校、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三个发展时期,现在的河北地质大学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建校近七十年来为自然资源系统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校曾培养出的两院院士就达5位,在自然资源系统内久负盛名。

2011年曹静杰博士毕业时,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勘探研究方向的博士就业前景非常好,他本可以选择在更好的城市和平台发展,但是他选择回到家乡石家庄,选择了石家庄经济学院。

“其实当时就是想回到家乡工作,建设家乡,为家乡做点事情,没想太多”,曹静杰说这是他的本心。

曹静杰是学校引进的中科院地震勘探方向的第一个博士。当时的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专业建设亟待发展,学院领导一度曾考虑撤掉这个专业。“专业的生死存亡,是横亘在自己初心之上的痛和难解的忧。”曹静杰如是说。

“我当时就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保住这个专业,更要让它发展起来,壮大起来,成为学校的重点专业,作为一个老牌地质类院校,怎么能缺少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呢!”为了这个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他卯足了“十年磨一剑”的干劲儿,在校、院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年历程,他真的做到了!

2012年,成功申报了地球探测与信息专业硕士点,这也是当是所在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的第一个硕士点;2015年,他再次组织申报了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在他的坚持不懈与积极争取下,成功开设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地球物理勘探方向,彻底解决了老师们的发展瓶颈问题;2020年,在校领导的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谋划下,成功申报了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目前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已成为国家战略。同年,曹静杰担任了地球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2021年,他再度牵头成功申报了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京津冀城市群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这是河北省内自然资源领域第一家部级重点实验室,显著提升了河北省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的学术影响力。同时,地质学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为了快速提升学科影响力,他积极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向同行们宣传介绍学校,同时申报了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14年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这段宝贵经历帮助他和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的同行都建立了联系,也使他更好地了解到该领域的国际前沿。回国后,他又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做了一站的博后。正是曹静杰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为他今日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十年的建设,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学校申报博士点的主要支撑学科。在曹静杰的带领下,地球探测学科已经成为河北省自然资源系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国际同行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

“这十年来,我亲眼见证了这个学科在老曹的带领下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老曹就这么一点点抗过来的,因为付出太多,竟不知道从何讲起了”,与他一起工作了十余年的侯征老师由衷的说到,“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在老曹的带领下,我们的下一个十年会更加辉煌”。

甘为人梯,保地质事业薪火相传

曹静杰有感于当年他来校时地学高质量师资短缺的困境,对于人才建设始终有着自己的执念,他在开会的时候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提到“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作为地质人,作为河地大人,我们要接好抓牢我们手中的接力棒,当好传承人,让地质精神、河地大校风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应有的担当。”

地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殷晗钧和王佩佩都说:“曹老师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科研思路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可以说是尽心竭力,无私奉献”。

作为学院的教学副院长,他面对的不再仅仅是高强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还有大量的管理工作,他继续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不管是面对科研工作中的“卡脖子”的攻关问题,还是繁重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和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他都会身先示范,带领团队反复论证,仔细推敲,将每一个细节处理到位。

许多团队的老师谈及此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曹老师的优秀是一种习惯”。他的这种习惯也在感染着年轻教师和学生奋发进取,勇攀高峰。在曹静杰的指导下,有3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名教师获得讲课比赛奖项,在2022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上,地球科学学院代表队勇夺七个奖项,其中特等奖两项,综合奖项排名全国第二。

善为“经师”,更善为“人师”

杨志权是曹静杰培养的第一个硕士生,现在北京某设计院工作。在研究生期间,曹静杰于他“亦师亦友”。每次到实验室时,总能看到曹教授的身影,曹教授也总是喜欢说一句:“来了,继续吧,不要急,要‘慢’下来。”一天学习工作生活在互相陪伴下就开始了。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就是和曹老师在操场散步的时间,师徒二人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曹教授并不采用填鸭式培养学生,而是通过生活中每一事每一物,简单生动形象地解释科研活动,一步步引导他理解什么是学术研究,怎样寻找科研方向,如何进行科研活动等等。如今仍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曹教授对于科研和登山的论述,“科研人员和登山者一样,都是在未知中,一步步攀爬,一步步前行,虽然过程艰难,压力很大,虽然时常会面临巨大挑战,结果可能会进展很慢,可能会失败,但他们依旧乐在其中,因为当你成功之后,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成就感、使命感。”也正是从那次聊天之后,杨志权更加专注于科研,他当年的硕士学位论文获得了河北省优秀硕士论文,如今也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体会到了曹教授口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已经在重庆某科研院所就职的曹静杰的学生周云腾,回忆起当年与曹老师的相处点滴时说:“地球物理专业课程理论性强,需要集合多门基础学科知识,课堂上的曹老师总能深入浅出,从表象到根源,引证得当,思路清晰,总结透彻。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学者的风采,更感受到了他甘当知识引路人的担当与责任。”

生活中的曹静杰温文儒雅,人品高洁,还是个热心肠。自工作以来,他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上,并经常跟学院的老师们说:“对学生们来说,得遇良师,何其有幸。而我们何其有幸成为他们的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想所为,都要修养到无愧为人师表的地步”。多年来,在培养学生方面,他一直以“德高为师,行为世范”来严格要求自己。

当谈到下一个十年的展望时,曹静杰动情地说到,“河北地质大学即将迎来他的七十周岁生日,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陪他走过十余载春秋,亲眼见证了他的飞速发展,愿继续与他携手仰山之高,慕水之深,达观博物,求是无央。”

在曹静杰的心里,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是他的本心,然而,在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面临危机时,他勇挑重担,守正创新,让一个学科专业“起死回生”,并且取得如此不菲的成绩,对于他的学生,对于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科发展,又何尝不是我们共同的幸运。